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当选201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4-04-18 16:08:00
本报综合消息 据国家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消息,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下午揭晓,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等考古成果当选。
南窑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乐平市博物馆、厦门大史学院、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开大史学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南窑考古发现唐代长龙窑遗迹,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早的窑业遗存,将景德镇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一步,具有正史补史作用,为探讨景德镇早期的陶瓷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窑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业和青釉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次考古研究表明,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景德镇早的窑业遗存是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的窑业遗存。
据参与考古的专家介绍,在南窑窑山北部散布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东西宽200米、南北长153米,地表可见13条明显隆起的脊状堆积,勘探得知在两条隆起的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一龙窑遗迹,总计有12条,由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
在南窑村窑山东南部揭露一条长达78.8米龙窑遗迹,该龙窑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早的、保存完整的窑炉遗迹,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早形态的空白。
(来源:人民网)